逆袭的Codex
过去两周,OpenAI 的开发者代理 Codex 的讨论度和使用量突然升温。
根据 OpenAI CEO Sam Altman 在 X 上的公开信息,Codex 使用量在两周内增长约 10 倍(2025‑09‑03)。
与此同时,OpenAI 发布的 GPT‑5 在官方基准中显示出显著的编码能力提升(如 SWE‑bench Verified 74.9%、Aider Polyglot 88%),这也为 Codex 的体验带来“底层引擎”层面的助推。
为什么 Codex 能得到如此的推崇,我个人认为是因为这一段时间以来开发者苦 Claude 久矣。
在 Gemini 2.5 Pro 刚出的那一段时间,还能跟 Claude 扳扳手腕,但是后面效果越来越不理想,随着代码方面的表现越来越差,很多人都放弃使用 Gemini,回归到了 Claude。
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,那就是这个赛道只有 Anthropic 说了算,定价这些都由它做主。
而且 Anthropic 近期宣布将限制向由中国等特定地区实体控股(>50%)的组织提供 AI 服务,并解释为法律、监管与国家安全风险考量;其“支持地区”清单也长期未覆盖中国大陆,这也导致了很多中国的开发者不满。
而随着 OpenAI 发布的 GPT‑5,开发者们发现它在编程领域的表现非常好,结合 Codex 使用甚至效果超过了 Claude Opus 4.1。
还有另一个原因是大部分人订阅 Claude 都是冲着 Claude Code 去的,本身就是为了编程进行的订阅,所以 Claude 在编程方面的表现就显得非常重要,稍微表现差一点就会让订阅者觉得不值。
而订阅 ChatGPT 的大多数都不是冲着 Codex 去的,而是有其它原因,但是使用了 Codex 后发现效果居然意外的不错,这就让订阅者觉得 ChatGPT 额外附送了一个功能,就觉得非常值。
还有一个原因是 Claude 对于使用量的控制非常严格,尤其是新规(Anthropic 表示 5 小时滚动窗口仍保留,并增加了部分周度级别的限额;Max 用户可额外购买用量)实施后的这一段时间,很多 MAX 的订阅者都表示没有怎么使用就触发了 5 个小时的限额。
而 ChatGPT 即使是 20 美元的 Plus 订阅,都是量大管饱,每 5 个小时大概有上百条的额度,这就导致很多开发者使用了一天都没有触发到额度上限。
而且 Codex 的 VSCode 插件现在能够直接在 Windows 系统上面使用了,但在 Windows 上面开启 Agent(Full Access) 后,仍会反复弹出”允许编辑/访问”提示,影响连续性;对应 issue 与社区讨论已有人跟进修复进度。
但是 Claude Code 依然有很多优势,尤其是 sub agents、output style、hooks 等功能,这些功能在其它的 CLI 上面很难体验到。
就我感觉只要 OpenAI 不做一些奇葩操作,会有更多人从 Claude Code 流向 Codex。